•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与“玄秘塔碑”相关书法作品、字帖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高清拓本,一定要收藏!

    唐代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在六十四岁时创作的杰作,其书法风格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整篇作品气脉贯通,神采飞扬,无一笔松懈之处。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由唐代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兄弟镌刻。此碑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采用楷书体,共28行,每行54字,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有人赞美它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但也有观点认为,虽然筋骨显露、遒媚劲健,但相较于晋代书法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明代王世贞在《池北偶谈》中评价说:“《玄秘塔》铭文中展现了柳体最为明显的筋骨特征,尽管不乏遒媚与刚健之美,但从整体上看,确实标志着晋代书法风格的重大转变。”清代学者王澍则在其著作《虚舟题跋》里称赞该作品为“诚悬(指柳公权)极其精炼之作”。

    刘熙载在其《艺概》一书中提到,“柳公权的《玄秘塔》源于颜真卿的《郭家庙》”,王世贞进一步评论道:“柳公权的书法既遒媚又强劲有力,足以与颜真卿相媲美。正如古人所言‘惊鸿避弋’、‘饥鹰下韝’,这些比喻都不足以完全描述出他的高超技艺。”颜真卿与柳公权两人虽在结体及用笔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温和圆润,后者险峻挺拔,但两者均保持了一种端庄稳重的气息。

    欣赏作品>>>

    黄自元楷书《玄秘塔碑》(翰逸斋石印本)

    清代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书法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该作品整体展现出一种骨力遒劲、字迹清秀且结构严谨的风格,被广泛认为是学习楷书的典范之作。

    自问世以来,无数书法家都曾临摹过这块碑刻,试图从中汲取灵感与技艺。然而,在所有后来者当中,黄自元的临作尤为引人注目,他不仅精准地捕捉到了原作的精神实质,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呈现出一种既秀雅美观又亭匀工整的特点,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端庄而不失灵动的气息,充分展现了《玄秘塔碑》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黄自元对于细节处理上的细腻入微以及整体布局上的和谐统一,使得他的临本成为了众多版本中最为接近原貌且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之一。

    欣赏作品>>>

    清代黄自元楷书《黄自元玄秘塔》,民国安东诚文信书局发行

    清代

    黄自元临《玄秘塔碑》,展现了刚劲爽利、结构严谨的书法风格,成为柳楷临摹范本。

    黄自元的《玄秘塔碑》临摹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书法功底,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的字体刚劲有力,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力量与韵律,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在结构上,他严格遵循柳公权的原作,保持了字形的规整与结构的稳定,同时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与创新。

    黄自元在临摹过程中,不仅注重形的模仿,更追求神的传达。他深入理解柳公权书法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笔墨之中,使得临摹作品既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临摹方式,不仅体现了他对柳公权的敬仰与学习,也展示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厚造诣。

    该拓本是由民国时期安东诚文信书局发行。

    欣赏作品>>>

    清代黄自元柳体楷书《黄敬与临柳公权玄秘塔》高清欣赏

    唐代

    黄自元临写的柳公权《玄秘塔》,更是成了人们竞相追捧的书法学习最佳蒙本。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更体现了他对古代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和传承。

    黄自元六岁便在祖父德濂的引导下开始了他的书法之旅,他初学颜真卿、柳公权的字体,随后又深入学习了欧阳询、王羲之、王献之等历代帖学大家的作品。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的书法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自元参加科举考试,他的书法上的成就也为其荣登皇榜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才华被众人所认可,经人推荐,奉诏进宫为同治帝生母书写《神道碑》。在宫廷中,他跪地悬腕,倾心书写,字迹秀雅美观,工整亭匀。同治皇帝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当即赐以“字圣”称号。自此,黄自元的名声大振,他的书法作品更是备受世人追捧。

    欣赏作品>>>

    柳公权小楷《大达法师碑铭》,刚劲如斩金截铁

    唐代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其小楷作品《故左街僧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堪称杰作。柳公权的书法艺术始于学习王羲之的笔法,他广泛研究唐代各大书法家的作品,汲取了颜真卿、欧阳询等人的精华,融入自己独到的创新,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柳体”。柳体书法以笔力雄健、骨骼刚健著称,与颜真卿齐名,共誉为“颜柳”,并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流传后世。

    钱泳在行书题跋中评价道:“柳公此书,所谓快剑长戟、斩金截铁者,当为一生杰作。”他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柳公权的书法既锋利如快剑长戟,又刚劲如斩金截铁,将此作品视为柳公权一生中的杰出之作。这一评价不仅是对柳公权书法技艺的极高赞誉,也体现了钱泳深厚的书法鉴赏力。


    欣赏作品>>>

    启功先生临柳公权《玄秘塔碑》,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近现代

    启功先生临摹的《玄秘塔碑》展现出了其精妙绝伦的艺术造诣,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笔者本人也是启功先生的忠实拥趸。这种前所未有的感受,正是源自于观赏启功先生对《玄秘塔碑》的演绎。启功先生的创作似乎从不拘泥于原作的形式,然而这正是他技艺高超、风格独特的体现。

    若我们静下心来,换个角度欣赏启功先生的《玄秘塔碑》,便能体会到他无愧于当代书法大家的地位。为何这么说呢?通过回顾启功先生的学书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笔法实际上是对传统笔法的完美融合,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启功先生学习书法始于向身边的大家学习,比如成亲王、梁诗正、柳公权等,特别是对于柳公权的学习尤为深入。


    欣赏作品>>>

    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最经典的楷书,你一定要学!

    唐代

    《玄秘塔碑》的全名为《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由唐代的裴休撰写,柳公权书写并篆额,由邵建和、邵建初负责镌刻。该碑立于唐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的十二月,以楷书完成,共28行,每行54字,目前收藏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64岁时的作品,其书体规范且瘦长,笔力挺拔有力,行间的气脉流畅,整体显得生动活泼,没有一处松懈的笔触。它被赞誉为方中带圆,筋骨分明。尽管有人认为其筋骨过于显露,使得书法风格与晋代的传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明代的王世贞在《池北偶谈》中评价说:“玄秘塔铭,在柳书中最为突显筋骨,遒劲而有力,尽管不乏这些特点,但它确实大大改变了晋代的书法风格。”清代的王澍在《虚舟题跋》中提到这部作品是“极为精心和熟练的创作”。

    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到:“柳公权的《玄秘塔》源自颜真卿的《郭家庙》”,这显示了他在继承颜真卿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新意。王世贞曾说:“柳公权的书法遒劲有力,足以与颜真卿相媲美。书法家们常说‘惊鸿避弋’和‘饥鹰下韝’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卓越意境。”颜真卿和柳公权在结构和用笔上的差异显而易见,颜真卿的书法平和,而柳公权的则更为险峻,但他们都没有失去端庄沉着的特质。历来学习大楷的人,常常会以《玄秘塔碑》与欧阳询的《九成宫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作为入门的典范。

    欣赏作品>>>

    17
    朝代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