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柳公权《洛神赋》清拓本是唐代书法艺术的重要遗存,现被扬州市图书馆珍藏。
正文部分笔法清新飘逸、秀润典雅,结体舒展且灵动,带有鲜明的魏晋小楷风格,与王献之原作一脉相承。而柳公权的题跋以中楷书写,用笔方正峻拔,骨力刚劲,呈现出典型的柳体特征。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却共存于一碑之上,构成了跨越四百年的艺术对话。前者展现出东晋文人的雅逸风韵,后者则彰显了唐代楷书的法度严谨。
此拓本高35厘米、宽36厘米,内容为三国曹植的《洛神赋》。关于原碑年代及书写者,在学术上存在争议。相传此碑由柳公权书丹,不过现代研究大多认为正文是唐代摹刻的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唯有末尾两行题跋为柳公权亲笔,记载了他鉴赏王献之真迹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