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真书册在书风溯源与技法上实现重大突破。它以北朝碑刻的刚骨为根基,融入隋唐墓志的韵味,以篆籀中锋作为核心笔法。横画起笔仿若凿石开山,逆锋涩进且暗藏弹力;竖钩转折处运用外拓内擫之法,兼具《张猛龙碑》的险劲峭拔与《董美人墓志》的秀逸清刚。
邓石如(1743 - 1805),乃清代碑学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其《四体书册》中的真书册(楷书),凭借“熔碑铸帖、破立相生”的创新精神,冲破传统帖学楷书柔媚的局限,为清代碑派楷书开辟出雄浑的新境界,是碑学理论在楷书领域践行的典范之作。
邓石如独创“三分提按、七分铺毫”之法,让点画犹如青铜浇铸般坚实,结字恰似危崖立塔般稳固,于平正之中展现欹侧之势。像“永”“和”等字,横势舒展似汉隶波磔,竖画浑厚如周鼎立柱,篆隶遗韵尽显于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