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与“十三札册”相关书法作品、字帖

    朱耷行书《十三札册》原文(释文)

    朱耷行书《十三札册》原文(释文)如下:

    【第一札】专使促驾,如此之重重叠叠上瑶台也,可胜荣幸!翊晨趋承,转致意介老玉郎为望。四月既望,复上鹿邨先生,八大山人顿首。

    【第二札】迮地放宽乃尔,拜上澹公,黄鸟一声,酒一杯,佳句也要人续。玉郎在座可会得?山人出没此南屏里,画未有艾也。附谢鹿邨先生。四月廿八日,八大山人顿首。

    【第三札】画二奉令宗兄,过高有可易者否?外字一副,祈转致之。但未知行期何日耳。承赐已合酱,深谢。六月二日複上鹿邨,八大山人顿首。

    【第四札】牛未没耳,驴若向北,鹿邨主人嚼得梅花,何以谢我鼐也?昨有贵人招饮饭牛老人与八大山人,山人已辞著屐,老宁无画几席耶?山人尊酒片肉之岁卒于此耶?遇老人为道恨他不少,且莫为贵人道。奉别来将一月,右手不倦,赏臣者倦矣。但可为知己道。十二月十三日,八大山人顿首。

    【第五札】只手少甦,厨中便乏粒,知己处转掇得二金否?前著重侄奉谒,可道及此。究之参苓、白术,日用仅止此耶?凡夫只知死之易,而未知生之难也,言之可爲于至!上鹿邨先生,八大山人顿首。是月梦渔兄远自常德寄参五钱,亦是奇事并闻。

    【第六札】瓶砵分张,未敢期也。先意是承拜登为愧,适为友人涂抹得一副,迺花王也,大是懵懂。题云:婆子春秋节,台湾道路赊。闻鸡三五夜,失晓对菱花。方丈定当之,四月廿一,八大山人顿首。

    【第七札】穷变得意处,唯是重喜,重庆,垂爱为愧!眷西堂联可转致之。廿六日复上鹿邨先生,八大山人顿首。

    【第八札】斗方八卷,一侧一图。上别后周旋书问,至今想见敝阁涉笔,连朝纽丑,拊掌者谁耶?辱惠大惭,嗣当补偏,外忝鸥鹚一为求正。惟伯仲筦存之。尊作可用印子寄到为望。西老社翁先生,八大山人顿首,一月廿日。

    【第九札】二俱国珍见遗,惟宝贝之,将何以为报?既望既雨踵谢,既处方丈一绝领到。西老年翁,八大山人顿首,七月八日。

    【第十札】乳茶云可却暑,少佐茗碗,来日为敝寓试新之日也。至于八日,万不敢爽。西翁先生,八大山人顿首。稚老均此。

    【第十一札】廿八日赐顾是实,敢日左之,以为此云山之服也。暇得必将福寿二字转致之也。伏惟先生图之。西老社翁先生,八大山人顿首,一月卅。

    【第十二札】四韵遵示书之,拙作可附骥去。画十一编次,一并附去。黜陟之乃佳也。龙门一宿觉,先生便骑马到阶除,或云访戴,此假道也,是耶?途中昨得一绝:苦雨经旬忘,筇州杖莫旋。如今石崇路,花放与苔钱。祈晴万寿宫六、七日,已花好,无从一见面。好花决无甚好处耳,爲之奈何。修禊先日,复上西老社翁,八大山人顿首。

    【第十三札】百凡庋之高阁可得耶?翊晨石亭寺于两处答拜,然后可联袂也。扶昇兄至不?未至必往。西翁兄,八大山人顿首。

    朱耷行书《十三札册》高清下载>>>

    欣赏作品>>>

    八大山人朱耷行书《十三札册》

    《十三札册》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朱耷(八大山人)所写的十三通信札合集,装裱成册,故又称《十三札》。

    从书法风格及落款形式分析,此十三札大致为朱耷晚年所作,其书法笔力遒劲,风格独特,展现了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成熟风貌。册末附有清代李葆恂的四则题识,并钤有“李文石”“臣葆恂印”“文石”“葆恂”“文石父”等多方印章,进一步增添了此册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此外,册中第四札的裱边还留有游悔庐主人题诗一首,为这件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文人意趣与收藏传承的痕迹。

    每通信札均署有“八大山人”之名,并大多钤有“八大山人”印。其中,第四札钤“八还”印,第五札钤“十得”印,第十札钤“遥属”印,展现了朱耷用印的多样性与艺术性。这些信札的上款分别为“鹿村先生”(六通)、“西翁”(六通)和“僧舍方丈”(一通),实际上均为致好友方士琯的书信。方士琯是朱耷的书画资助人与代理商,二人关系密切,信札内容多涉及友人间的生活琐事,如奉送画作、饮宴邀约、借钱求助、答谢馈赠等,生动反映了朱耷晚年的生活状态与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十三札册》不仅是研究朱耷生平、艺术及交游的重要资料,也是书法艺术与文人信札收藏的珍品。

    欣赏作品>>>

    12
    朝代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