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王羲之的小楷《道德经》唐代拓本现为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珍藏,尺寸约为纵29厘米,横700厘米。这部作品虽仅以唐拓本的形式存世,却因其承载了晋代书法的精神及隶书的古雅美感,而显得尤为珍贵。其字形笔势展现出一种从容、自在的法度,这是许多研习书法者难以企及的境界。
作品后附有褚遂良的跋文:“右道德经乃晋王羲之遗山阴刘道士书,道士以鹅群献右军者是也,历宋、齐、梁、陈四朝,令入秘府遂良内省因得厕观敬记其后。贞观十五年廿八日,谏议大夫知,起居注,褚遂良奉敕书。”历史资料也有记载,作为道教信徒的王羲之,生前曾多次抄写《道德经》,这部经典是他经常书写的文本。
魏晋:
王羲之的书法技艺,精通多种书体,包括草书、隶书、八分(即楷书的雏形,由隶书演变而来,因接近后世楷书而得名)、飞白(在书法中故意留下白色痕迹,产生动感)及章草(草书中保留隶书特点的一种风格)。
在众多书法作品中,《太上玄元道德经册》代表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巅峰。《太上玄元道德经册》,简称《道德经》,尺寸为32.4×17.5厘米,现珍藏于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板桥校舍图书馆。
此作虽为刻帖,却仿佛能透过刀锋见笔意,让人感受到王羲之挥毫时的那份从容与洒脱。此经书内容源自三国吴建衡二年(270年)的古老写经,是王羲之晚年精心书写的一部道德经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