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史二氏墓志铭》分别书写于黄庭坚四十至四十五岁和五十五岁前后至六十岁之间,是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卷由《王长者墓志铭稿》和《宋卢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稿》组成。
黄庭坚(1045-1105),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被后世尊称为黄山谷,出生于分宁(今江西修水)。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黄庭坚的诗文风格奇崛放纵,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始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的词清新瘦硬,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在书法方面,黄庭坚的行书和草书入古出新,个性鲜明,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的书法取法于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颜真卿、高闲、杨凝式、周越、苏舜钦等众多名家,可谓兼收并蓄,包容百家。他在书学上追求自然之美,忘我的境界,主张无法之法。他自称“老夫之书本无法也”,认为书法创作应如木人舞中节拍,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他追求“心不知手,手不知心”的最高境界,认为这才是书法创作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