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赵孟頫行书《兰亭序十三跋》火烧残本,展示了赵孟頫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赵孟頫时年五十七岁。这年九月,他奉诏自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北上,前往大都(今北京)。船行至浙江南浔时,独孤长老拿出一件珍贵的《宋拓定武兰亭》送给赵孟頫。赵孟頫对此爱不释手,将其带往大都。同舟的吴森也携带了一本《定武兰亭》。此次北行,赵孟頫在舟中历时一月有余,旅途无事,得以赏玩两本《定武兰亭》,并对“独孤本”时时展读、临习,颇有心得。从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他先后写下了十三段跋文,后人称之为《兰亭序十三跋》。
幸运的是,冯铨曾将赵氏的《兰亭十三跋》及临本墨迹上石刻入《快雪堂帖》中。加之刘雨若毫厘不爽的刻技,使得今天仍能从拓本中欣赏到《兰亭十三跋》的全貌,实乃一大幸事。
元代:
赵孟頫在至大三年(1310年),应诏从吴兴(今浙江湖州)前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独孤淳朋(1259-1336)前来送别,并赠予他一份珍贵的《宋拓定武兰亭序》。同舟而行的吴森(1250-1313)也携带了一本《定武兰亭序》。这一月余的舟行中,赵孟頫得以赏玩这两本《兰亭序》,并逐日临书全文以作跋。由于独孤淳朋所赠的版本上已有十三篇跋文,因此后世称此为《兰亭帖十三跋》。
此帖在《兰亭序》拓本之后,还附有宋代吴说、朱敦儒以及元代钱选、鲜于枢等人的跋文。紧接着是从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间赵孟頫所写的十三篇跋文,再加上柯九思因其获得佳本而作的两篇跋文。这些书法作品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在理解赵孟頫书法观念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