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鸿勋楷书《重修玉清宫碑铭》,在书写四面碑时,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四面碑的正文采用欧体书写,共2500余字,每个字都苍劲俊秀,堪称潍邑书法的一绝。
在清朝乾隆年间,潍县知县郑板桥与邑人韩亮德共同捐资倡议修缮玉清宫。期间,他们邀请了好友胡征君撰写了《重修玉清宫碑铭》。然而,由于郑板桥不久后离职南归,立碑之事便暂时搁置。
直至清光绪二十二年,潍邑名士郭熏之、高鸿裁、丁毓庚等二十人,怀着对前贤的敬仰之情,开始收集相关文献,大力倡导立碑。他们找到了当时正在京师詹事府任左春坊赞善的曹鸿勋,并请他书写胡征君的《重修玉清宫碑铭》并为之撰记。
碑成后,潍县民众争相摹写,前往玉清宫拓碑的人络绎不绝,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