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洛神赋》多被认为是王献之的作品,且仅存十三行。然而,此幅《洛神赋》却标榜为王羲之所作,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议。部分专家甚至提出,这可能是赵孟頫的伪造之作。尽……
《太白诗集精选》选取了李白诗歌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启功先生的书法呈现出来,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李白的诗歌之美,还感受到了启功先生的书法之韵。这幅作品不仅是一幅书法作……
此份《示诸侄》手札册,每页尺寸为25.1x10.4厘米,现珍藏于上海博物馆。它不仅是研究王阳明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其家族观念和人生哲学的宝贵文献。王阳明……
明代祝允明的行草书法作品《牡丹赋》创作于嘉靖甲申年(1524年)春三月望日,当时祝允明年六十五岁。该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牡丹赋》是祝允明晚年的佳作,其笔法纯……
在北宋时期,距今约900年前,米芾创作了一幅令人震撼的行书作品——《清跸帖》。这幅作品是他在陪同金章宗巡视行宫途中所绘,生动地展现了皇帝体察民情、寻求民意的场景……
清代书法大家王文治,其工书造诣深厚,深得董其昌之精髓,与梁同书并驾齐驱,名震一时。他平日钟爱淡墨,以之挥毫泼墨,展现出一种潇疏秀逸的神韵,别具一格,时人赞誉为“……
元代书法巨匠赵孟頫,其行书临摹《圣教序》堪称绝妙之作,被后世誉为最佳临本之一。此件珍稀的临本,流传至今实属罕见,它乃是大德六年(1302年)赵孟頫亲笔所书,历经……
文徵明行书作品《玉女潭记》卷,以水墨纸本为材质,手卷形式呈现,尺寸为30.5264.5厘米。此卷现珍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是其馆藏中的珍贵文物之一。文徵明作为……
《敕赐午门百麦饼宴恭纪》乃明代诗人董其昌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午门百麦饼宴为题,展现了作者对这一盛事的敬仰和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董其昌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