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是清代的一部重要汇刻丛帖,共三十二卷。乾隆皇帝弘历亲自甄选内府所藏的魏晋至明代书法墨迹,并命梁诗正、蒋溥等人进行摹集,最终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
《三希堂法帖》是清代的一部汇刻丛帖,共三十二卷。此法帖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推崇。通过这些精心挑选并复制的……
《经伏波神祠诗卷》是黄庭坚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创作的行书作品,时年五十七岁的他以纸本为载体,书写了这部佳作。全卷共包含四十六行,整体尺寸为长820.……
在嘉靖乙巳年(1545年)三月,时年七十六岁的文徵明为沈周所绘《支硎遇友图卷》题写了书法跋文。此篇用笔遒劲,戢锐于内,振华于外,能纵能敛,雍容大雅之极。支硎山是……
《书札册》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徵明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册为纸本材质,纵23.7厘米,横10厘米,小巧精致。它收录了文徵明写给顾兰、章文等六人的十一通……
成亲王·永瑆的《秋雨三首》,现藏于日本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为吴大司成所珍藏。此作品以行书书写,展现了成亲王日益精进的书法技艺。他不仅深入研习了赵孟頫的书法技巧,更……
《西楼苏帖》,又名《宋苏东坡公帖》,是一部包含三十卷的书法集,由南宋时期的汪应辰在乾道四年(1168年)于四川成都精心辑刻。这部帖子汇聚了苏轼的众多书法佳作,内……
董其昌行书《潇湘白云》,风格自然秀雅。董其昌是明代书画家、鉴赏家。他才华俊逸,善鉴别书画。书法初学颜真卿,后改学虞世南,转学魏、晋、宋诸名家,长于楷、行、草书,……
《宝晋斋法帖》其名源于所藏谢安、王羲之、王献之这三位晋代书法大家的真迹,也乃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之斋号。崇宁三年(1104年),米芾将这些珍贵的书迹镌刻于石碑上,以……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十卷本《宝晋斋法帖》是当前公认的宋拓全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宋代书法及法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宝晋斋”乃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之……
好的,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内容进行改写的文字:到了南宋时期,曹之格在宝祐二年(1254年)至咸淳五年(1269年)间,依托米芾残存的石刻以及家族所藏的晋人名帖,精……
“宝晋斋”乃米芾之斋号,其得名源于所藏谢安、王羲之、王献之三位晋代书法大家的真迹。崇宁三年(1104年),米芾将这些珍贵书迹镌刻于石上,然而原石却因战火而遭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