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这篇《昆阳城赋》颇为得意,并时常向人提及。二十四年后,即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十二日,他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应友人张梦得的邀请,亲笔书写了《昆阳城赋》……
在民国时期,陈立夫曾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了一本名为《标准行书范本》的小册子,该小册子由当时的国民党教育部颁发,旨在推广行书学习。这本小册子以偏旁部首为检索因素,几乎……
朱耷小行楷《黄庭经》册,笔致古秀,很是耐看。朱耷的《黄庭经》册,采用小行楷书写,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册页上有徐邦达的草书题跋:八大山人早岁书曾学董华斋。朱耷……
沈度《与镛翁书帖》,尺寸为26cm x 33.7cm,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
龚璛的行书作品《教授帖》创作于元至大年间(1308-1311年),当时他担任吴县教谕,年约40岁,正值中年。此帖书法运笔流畅自然,连贯潇洒,下笔强劲而有力度,可……
《关侯正阳门庙碑》清拓本,乃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以行书书写的杰作,全称为《汉前将军关侯正阳门庙碑》。此碑文由焦竑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冬日精心撰写,而董其昌……
董其昌在书写时心境之宁静与专注,每一字每一笔都仿佛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将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演绎得淋漓尽致,既保留了原文的韵味与意境,……
董其昌晚年所书的行楷《千字文》,以其精力充沛、笔力遒劲而著称。此作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律,仿佛能感受到他书写时的热情与……
明代董其昌行书刻本《临米元章苻命帖》 乙丑二月董其昌书。董其昌的作品并非完全模仿王羲之,尤其是在他的大字行书中,他突破了羲之的风格,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字体,他也……
《三思疏》行书,乃明代书法巨匠董其昌的杰作,又名《上太宗三思疏》或《魏徵上太宗三思疏》。此作源自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徵的一篇奏议——《谏太宗十思疏》,该奏议写于贞观……
褚遂良的书法风格劲挺腴润、摇曳多姿,美如瑶台婵娟,对后世书家影响深远。而董其昌在临摹《枯树赋》时,不仅精准地捕捉到了褚书的精髓,更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个性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