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渡海帖》是他在元符三年(1100年)被贬至廉州途中,写给其挚友赵梦得的一封书信。这幅作品以纸本形式存在,尺寸为纵28.6厘米、横40.2厘米,目前珍藏于……
元代袁桷的行书作品《一菴首座诗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一卷纸本,尺寸为纵31.5cm,横89.7cm。这幅作品以“一菴”即元朝僧人释寿宁的号为创作对象,展现……
郑板桥的行书作品《渔村夕照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独创的“六分半书”书体,将隶书的笔法和形体融入行楷之中,创造出一种介于楷书和隶书之间、更倾向于隶书的字体。……
唐代李邕行书《法华寺碑》,用笔丰腴温秀,值得细细临摹。《法华寺碑》也被称为《秦望山法华寺碑》,原碑和法华寺都不幸在火灾中被毁。然而,明万历年间的陶文简不仅重建了……
黄山谷此作于元丰三年(1080年)在开封创作,成为其书法艺术的重要里程碑。尽管当时他年仅36岁,但作品展现出了受苏东坡等人影响的成熟风格,同时亦反映了他对颜真卿……
赵孟頫行书《酒德颂》,姿媚隽逸,出神入化。此卷书创作于延祐三年(1316年)丙辰岁十一月廿一日,时赵孟頫已至六旬有三。为瞿泽民精心录写西晋刘伶之《酒德颂》全文,……
文徵明在其85岁高龄时创作的《游石湖追和徐天全满庭芳》行书作品,展现了他晚年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这幅作品在笔法上显得老辣而精妙,透露出他多年书法修为的深厚底蕴。……
韩道亨是明代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其作品《临兰亭序》展现了他深刻的艺术修养。在这部作品中,韩道亨不拘泥于原作的形式,而是注重捕捉并表现原作的精神与气韵,做到了“遗貌……
王铎的行书作品《庚午夜坐玉调亲家册》以纸本形式呈现,尺寸为23.526厘米,现为私人收藏。图像资料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的藏书。这幅作品中,王铎展现了其特有的风……
阮元的《京邸小园杂诗》是一首格调高雅、神采奕奕的佳作。其笔法之精妙,在于对轻重缓急的把握中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每一个字的点画都显得精到而淳厚,每一笔的走势……
元代俞和的行书作品《芝兰室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俞和性格冲澹安恬,隐居不仕,酷爱书法与诗歌。他早年受赵孟頫运笔之法启发,后致力于临摹晋、唐名家碑帖。俞和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