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晚年的行书作品《致春潜函》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展现了他书法艺术的精妙。这本帖册是文徵明写给顾兰的三通信札,每页尺寸不一,纵横有致。文徵明的笔法自然流畅,古健……
这些家书,从雍正十三年直到乾隆十四年,时间跨度达十多年。在书法领域,郑板桥独创了“六分半书”的书体,这也是一种被称为“板桥”体的书法风格。他巧妙地将篆、隶、草、……
根据学者们的考证,这幅帖是在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六月二十六日,赵孟頫38岁时所书。 赵孟頫的《希魏帖》,也称《倏尔两岁帖》,纵27.5厘米,横50.4厘……
赵孟頫的行书《苏轼稼说》以其圆润稳重的风格著称于世。他巧妙地运用农事比喻治学之道,深刻阐述了厚积薄发的道理。“古之善书者,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无丝毫凝滞。”唐代……
陆柬之的墨迹书卷,起首题有“五言兰亭诗,陆柬之书”几字,全卷共包含了27行文字。此帖还附有李日华等人的题记,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至明代,这件真迹仍被保存,其影……
《紫金研帖》是米芾与苏轼友谊的珍贵见证。当东坡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后,后人计划将这方名砚与他一同安葬。得知此消息的米芾,……
这部《法书赞》册,不仅是赵昚书法艺术的代表,也是南宋文化繁荣的见证。在《法书赞》册中,赵昚涉及到了王羲之、王操之、虞世南等多位书家。他的书风蕴藉,深得二王(王羲……
此帖为梁诗正行书《题李世倬仿诸家山水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梁诗正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件作品,我们可以欣赏到他行书的精妙布局和自然流畅的笔法,感受……
辛弃疾行书《去国帖》,其风格有魏晋风骨,沉婉挺拔!此帖书法展现中锋用笔,点画精准符合法度,书写流畅自如,呈现出浑厚而沉婉的艺术效果,略带苏黄的遗规笔意。虽无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