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草书

    汉代刘歆草书序六艺为九种墨迹(民国珂罗版影印)

    汉代刘歆草书序六艺为九种墨迹(民国珂罗版影印)

    汉代刘歆所书之草书序六艺墨迹意义非凡,此版本并于 1943 年(民国三十二年)正式出版,为民国珂罗版影印。刘歆,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乃西汉沛地之人,系高祖……

    颜真卿行草书《争座位册》明拓版,吴云跋

    颜真卿行草书《争座位册》明拓版,吴云跋

    在书法史上,《争座位稿》《祭侄季明文稿》《祭伯父文稿》被并称为“颜氏三稿”,其中《争座位稿》又有《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之名。此稿创作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

      祝允明草书《曹植诗四首》手卷《箜篌引》

    祝允明草书《曹植诗四首》手卷《箜篌引》

    祝允明在这一卷后自识:“冬日烈风下写此,神在千五百年前,不知知者谁也。”这寥寥数语,道出了他意在追摹汉人的志向,以及对自己作品的那份自负与自信。这份才情与气魄,……

    祝允明草书《桃源图诗册》

    祝允明草书《桃源图诗册》

    祝允明草书《桃源图诗册》,释文如下: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流水盤迴山百轉,生綃數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題封遠寄南宮下。南宮先生忻得之,波濤入筆驅……

    祝允明草书《云江记》:洋洋洒洒,一泻而下

    祝允明草书《云江记》:洋洋洒洒,一泻而下

    祝允明的草书风格多样,涵盖行草、小草和大草三类。而《云江记》这一卷,则属于巅逸狂放的大草风格。尤为独特的是,此卷是以硬毫小笔书写而成,更添一份别样的韵味。此作创……

    颜真卿草书《争座位帖》台北故宫藏本

    颜真卿草书《争座位帖》台北故宫藏本

    《争座位帖》,乃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传世法书,备受历代珍视。此帖亦称《论座帖》《争座位稿》或《与郭仆射书》,是唐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颜真卿致尚书右仆射、……

    颜真卿草书《与郭仆射书》清拓本,苍劲而古雅

    颜真卿草书《与郭仆射书》清拓本,苍劲而古雅

    《争座位帖》又名《论座帖》《与郭仆射书》,是颜真卿行草书中的精品之作。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颜真卿将其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以行草书写就。此帖传有七纸……

    王宠《草书诗帖》:古朴又典雅

    王宠《草书诗帖》:古朴又典雅

    《草书诗帖》是明代王宠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王宠的草书风格独具特色,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和个性魅力。他的草书以晋唐为根基,广泛汲取历代大家之长,尤其受到王献之、米……

    王献之草书《相过帖》:突破章草束缚,开创“尚意”先河

    王献之草书《相过帖》:突破章草束缚,开创“尚意”先河

    从书风鉴证来看,王献之此帖虽被部分鉴藏家认为"用笔节奏与典型书风存在微妙差异",但其核心特征仍与献之他作保持着内在一致性。细审墨迹(据传为唐……

    于右任草书《心经》,65岁时的精熟之作

    于右任草书《心经》,65岁时的精熟之作

    于右任的艺术轨迹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青年时期浸淫赵孟頫体系,精研二王笔法,形成温润典雅的帖学根基;中年转向金石考古领域,倾囊收藏北魏墓志三百余种,悟得汉隶朴拙……

    怀素草书《藏真律公帖》,现存西安碑林

    怀素草书《藏真律公帖》,现存西安碑林

    怀素的《藏真帖》属于石刻帖,在宋元祐八年(1093 年)被重新镌刻。该帖分为五截进行雕刻,最上面的两截分别刻着《藏真帖》与《律公帖》,而下面的三截则刻有宋代周越……

    文徴明草书《煮茶诗》,很是风流

    文徴明草书《煮茶诗》,很是风流

    《煮茶》乃明代文徵明精心创作的五言律诗。文徵明运笔如行云流水,细腻入微地描绘出煮茶的诸多细节,使整个煮茶场景跃然纸上。文徵明以其卓越的笔触,将煮茶的神韵展现得淋……

    朝代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