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行书

    唐寅行书《双鉴行窝记》,风格妍媚遒丽

    唐寅行书《双鉴行窝记》,风格妍媚遒丽

    《双鉴行窝记》是唐寅晚年的作品,体现了他艺术创作的成熟与自信。唐寅的书法学习了赵孟頫和李北海的风格,呈现出儒雅风流、妍媚遒丽的特点。然而,他的这篇《双鉴行窝记》……

    祝允明行书《刘君文威听泉记》,47岁所写

    祝允明行书《刘君文威听泉记》,47岁所写

    祝允明的行书作品《刘君文威听泉记》卷创作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当时祝枝山年仅47岁。这件作品是纸本,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刘君文威听泉记》展现了祝允明……

    米芾行书《张季明帖(三帖卷)》,散朗妍妙,俊逸姿媚

    米芾行书《张季明帖(三帖卷)》,散朗妍妙,俊逸姿媚

    《张季明帖》大约创作于元祐元年(1086年),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米芾的《三帖卷》包括《叔晦帖》、《李太师帖》和《张季明帖》,均为纸本行书。这三幅作品合装……

    赵孟頫行书《朱子感兴诗并序》,用笔清秀苍劲,含楷书笔意

    赵孟頫行书《朱子感兴诗并序》,用笔清秀苍劲,含楷书笔意

    赵孟頫所书的《朱子感兴诗并序》墨迹,是行书体的杰作。这件作品创作于元皇庆二年(1313年),是赵孟頫为了赠送给友人而精心书写的朱熹《感兴诗二十首》。该卷墨迹展现……

    米芾行书《主家林馆帖》高清欣赏

    米芾行书《主家林馆帖》高清欣赏

    米芾的《主家林馆帖》是其代表作之一,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苏轼的《赤壁赋》等著名篆书和帖子并列,成为中国书法史上……

    鲜于枢行楷《麻徵君透光古镜歌》:体势规整,气势恢弘

    鲜于枢行楷《麻徵君透光古镜歌》:体势规整,气势恢弘

    鲜于枢的《麻徵君透光古镜歌》,以纸本形式呈现,采用大字行楷书写,并剪装成册。《麻徵君透光古镜歌》的结构接近方形,由于是裁别而成,字距和行距已无法窥见原貌。从痕迹……

    王铎行书《语录轴》,为其早年48岁所书

    王铎行书《语录轴》,为其早年48岁所书

    明末清初书法大家王铎《语录轴》,其作品为绫本立轴,墨书,现藏故宫博物院。尺寸为254.2x48.2厘米。……

    吴琚行书《杂诗帖册》,取法米芾,得其神韵

    吴琚行书《杂诗帖册》,取法米芾,得其神韵

    吴琚行书《杂诗帖册》,取法米芾,得其神韵。吴琚,南宋时期的杰出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出生于汴(今河南开封),主要活跃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因其卓越的书法成就……

    文徵明行书《朱懋功五十寿颂卷》:温雅秀劲、法度紧严

    文徵明行书《朱懋功五十寿颂卷》:温雅秀劲、法度紧严

    《朱懋功五十寿颂卷》是文徵明书法艺术中的一件成熟之作。此卷展现了他稳重老练的笔法,每一笔每一画都流露出温润而秀劲的气息,法度严谨而又意态生动。整幅作品仿佛将晋唐……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之北山十宝宋拓藏本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之北山十宝宋拓藏本

    《集王羲之圣教序》一直被视为保存“书圣”王羲之行草书法精髓的最重要碑刻之一。围绕这方碑刻,不仅反映了大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历史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更增添了其本身的……

    《北山堂十宝》之《英光堂帖》:南宋私家所刻米芾书法专帖

    《北山堂十宝》之《英光堂帖》:南宋私家所刻米芾书法专帖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碑帖收藏中的瑰宝,“北山十宝”以版本稀有、书法精湛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它们均由利荣森先生慷慨捐赠给该校,而这一名称则是受到了清代嘉……

    米芾行书《章圣天临殿记》,风格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行书《章圣天临殿记》,风格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行书《章圣天临殿记》,风格随遇而变,独出机巧。在章法布局上,米芾尤为注重整体的气韵流动与局部的精微处理,主张创作前需有成竹在胸的构思,而在书写时又能随机应变……

    朝代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