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44幅集字作品,是学习书法的宝贵资料,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价值。在书法领域,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说赵子昂在五岁时就已经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反复临摹了五百……
文徵明的《赠别沈禹文赴任浔州太守卷》采用行书风格,尺寸为3098.5厘米,在中国嘉德2022春季拍卖会上展出。这幅作品创作于1556年腊月,当时文徵明已经86岁……
黄庭坚的《苦笋赋》以纸本形式保存,采用行书风格,尺寸为31.751.2厘米,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全文共11行,总计181字,创作于元符二年(即公元1099年……
此卷是董氏为其友人李鲁生之父所撰写的传记。卷首有冯铨的引言,卷尾则有魏广微、朱延禧、陈名夏、钱谦益等人的题跋。其中,李鲁生、魏广微和冯铨在天启朝期间曾依附于魏忠……
敦煌遗书,源自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誉为20世纪文史考古领域的三大发现之一,有“东方艺术之光”的美誉。这些珍贵的文献以佛教典籍为主,同时也包括了丰富的天文、历法……
郑板桥《苏轼答言上人等二帖》高清释文1.0版。郑板桥《苏轼答言上人中堂轴》行书,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郑板桥《苏轼尺牍记事二则中堂轴》……
《朱巨川告身》,也称为《朱巨川告》,是一部流传至今的唐代法书作品,但关于其作者是谁,存在诸多争议。元代的鲜于枢、张斯立、张晏和明代的董其昌等人根据《宣和书谱》认……
《禅悦册》是董其昌六十多岁时创作的一部书法作品,它记录了他与朋友们共同探讨禅宗的经历。这部作品以行草书写成,笔法灵动飘渺,墨色淡雅清丽。董其昌运用自如的笔触,生……
这卷书法作品是文彭对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诠释。他采用了大字行书的形式,模仿黄庭坚的风格,笔法沉稳有力,节奏分明,不追求轻快随意,因此作品中充满了真挚的气息,从始……
这部《赤壁赋》的题记是在文徴明89岁(1558年)时所作,离他的去世仅有四个月。尽管文徴明自谦地认为“笔尤不精,殊不成字”,但实际上,与其他现存版本的《赤壁赋》……
《地黄汤帖》,王献之的这幅作品亦被称作《新妇地黄汤帖》,其现存的墨迹版本被认为是唐代人的摹本,也有说法认为这或许是米芾的临摹之作。在书法风格上,《地黄汤帖》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