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 2024-05-17 | xiaoxiong360.com
明代董其昌行书《燕然山铭》,乃晚年用米芾笔意所书。
在《画禅室随笔》一书中,董其昌曾评价米芾的书法,认为其位居宋朝之首,甚至超越了苏轼。他晚年的书法风格发生了转变,呈现出一种清冷奇峭之感,足见董其昌对米芾的书法情有独钟,而模仿米芾的作品也是他最为自豪的创作。董其昌巧妙地借鉴了米的笔意,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其妙处难以言表。
这幅作品是董其昌晚年借鉴米芾笔意创作的《燕然山铭》,尺寸为26.6×261.1厘米,采用绫本材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作品上盖有“宗伯学士”的印章,因此可以确定这是董其昌70岁后的作品,即至少是在1623年之后创作的。
与一般学习米芾的作品相比,这幅作品显得更加沉稳厚重,墨色清新而润泽,纹理也显得更加质朴稳重。与原作对比,董其昌的书法在多个地方进行了词句的改写,并且存在一些错别字,这在董其昌的书法中是相对常见的现象。
米芾本人曾书写过几份《燕然山铭》,董其昌也多次进行临摹。至于这幅作品究竟是临摹自哪一版本的米芾《燕然山铭》,卷后有张运的题跋进行考证和解释。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明代:
明代:
明代: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等。董其昌在书、画理论方面见解独到,并在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对明末清初书法影响深远,深受世人喜爱和推崇。在山水画方面,他以黄公望为宗,又借鉴王维、董源、巨然、米芾等人的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