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此幅《峨眉山诗》行草书作品,以其笔力之雄浑、结字之茂密,展现了一种跌宕超逸而又率意天真的风貌,自由洒脱间不失法度,节奏变化中见轻重缓急,堪称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它不仅继承了“二王”一脉相承的精髓,更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细观此作,不难发现其独特之处。相较于王铎其他狂放不羁的草书作品,此篇《峨眉山诗》显得更为内敛而含蓄,既不失激情又保持了优雅,恰如其分地弥补了过往作品中可能被认为“少蕴藉”的不足。这种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使得作品在展现作者个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书法美学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此外,该作品在章法布局上亦展现出高超的技巧。无论是整体的构图还是局部的细节处理,都透露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到的审美眼光。通过巧妙的安排和布局,使得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相互呼应、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书法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