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北齐大字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密经》的原刻版本为民国时期的拓本,其尺寸为73.42*198.1厘米。
这部经典又被称为《文殊般若经刻石》或《北齐文殊般若经碑》,其石刻坐落于汶上县水牛山上,是佛教文化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
这部经文的书法风格独特,它并未像隋唐以后的楷书那样注重波折,而是更显稳重。在起收笔处,它不露笔锋,行笔迟缓,落笔凝重。结体茂密,风润厚美,用笔平衡庄重,没有险峻欹侧之笔,因此显得雍容大度。从整体来看,这部经文的书法风格与《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相似。
这部拓本不仅展示了佛教经典的深刻内涵,也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它的存在,使我们得以欣赏到北齐时期的书法风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